《等待香港 青春篇》林奕華

  • 減價中
  • 定價 $60.00


簡單如…讓小腿永遠涼快地露在短褲褲管之外──三十二度啊,誰要被多餘的布塊纏裹?

香港的年輕人,有許多是──「青春」是別人告訴他和她的,並非來自感覺和信念上的自發功。大人的錢不偶後生的易賺,年青人手更鬆的原因是,有人告訴他們:「你有大把。」

口頭禪在年青人之間,一向流通得飛快,像衣著──昨晚才在某處看見的某個「款」,翌日已經碰口碰面皆是。是追求認同的表現吧,這種現象同樣體現在語言上,而近年最愛同輩款迎的口頭禪,單單一個字:「灰」。

社會已成功地教曉年青人「接受現實」。所以有年青人問:「我本來就是青春,為什麼還要問青春是什麼?」同樣的理論,即債叫全體的中國香港人無須為認識自己的處境和身分而出力--我們本來就是中國香港人。

是怎樣的年輕人才會對自己說:「你們買的,我不買;你們穿的,我不穿;你們玩的,不代表我也要玩;你們都說『年輕人應該是這個模樣的!』我偏要做個完全不一樣的!」

近年常近「典型」的香港青年接觸,我發現他們面對的,近乎是同式的進退兩難;既渴望受人注意,但又忌諱「突出」;好想別人「看見」自己,卻又絕對不容許自己被「看穿」。